一组漫画版的"习主席的时间都去哪儿了"的图表新闻成为舆论焦点…[详细]
一包标识为160抽的餐巾纸,实际数量只有30多抽…[详细]
看清福特全顺车身"锈蚀门"这迷局…[详细]
星巴克承认部分糕点中使用的小麦粉原料含有偶氮二甲酰胺…[详细]
孙杨如今通过了场考、路考,于近日取得了“本本”…[详细]
为了能让人扶一把,她用宁波话喊:我是本地人,是我自己摔倒的…[详细]
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详细]
面对“北上广”高昂的房价,无处不在的户口歧视和高压的工作状态 …[详细]
科学家们所说的探测器指的是NASA在40多年前送往火星的“维京1”号和“维京2”号。它们主要任务是分析火星土壤样本,寻找生命的关键组成部分——有机分子。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们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行星》上撰文称,美国宇航局(NASA)发送到火星上的一些探测器可能毁掉了火星上存在生命的证据。
资料图:“好奇”号火星车。
报道称,科学家们所说的探测器指的是NASA在40多年前送往火星的“维京1”号和“维京2”号。它们主要任务是分析火星土壤样本,寻找生命的关键组成部分——有机分子。不过它们并没有找到外星生命证据,最终只得“空手而归”。
然而,今年“好奇”号火星车却在火星上找到支持生命存在的证据,确定了火星上存在支持生命的有机物。这不得不让科学家们开始对“维京”号计划中两个探测器数据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科学家们发现,在火星土壤里有很多高氯酸盐,这些化合物有很高的化学活性。科学家认为,它们很可能在“维京”系列探测器的实验室内受热、爆炸,并毁掉了所有的有机物痕迹,导致土壤发生了很多变化。
报道指出,科学家的这一观点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得到了“维京”任务期间收集到的数据的支持。科学家们在“维京”号探测器的土壤样本中发现了化合物氯苯,它仅在碳分子与高氯酸盐燃烧后出现。
不过也有科学家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维京”号探测器发现的氯苯有可能来自探测器自身携带的地球物质。
2010南非世界杯享受足球盛宴 |
![]() |
第十九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圈比赛于2010年6月11日—7月11日(北京时间12日)举行。[详细] |
楼市触冰 浙江民资路在何方 |
![]() |
温商在政策严控楼市的情况下,他们开始为资金寻找另一条出路[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