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度中国城市跨境电商发展报告》。报告对全国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作进行分析,了解各城市发展现状、政策措施、存在问题、发展建议等。
7月19日,国内知名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度中国城市跨境电商发展报告》(报告下载:www.100ec.cn/zt/17zguc-b)。报告对全国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作进行分析,了解各城市发展现状、政策措施、存在问题、发展建议等。报告同时发布了《中国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城市排行榜》,在榜单中,天津以63.32分位列第十二名。
7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北京、呼和浩特、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南昌、武汉、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西安、兰州、厦门、唐山、无锡、威海、珠海、东莞、义乌22个城市新设一批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加上之前获批的13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至此,全国共有3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
天津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17年天津跨境电商进口清单申报462.84万单,接受保税电商进口申报入区货值达11.92亿元,征收税款7471.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1.92倍、23.4倍和64.42倍。2018年1月,接受跨境电商进口清单申报近80万单,同比增长近20倍。
截至2017年,结合天津整体功能布局及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形成了武清区、滨海高新区、空港经济区、东疆保税港区等多个跨境电商集聚区。美国亚马逊、天猫国际、全麦网、纵腾网络等一批跨境电商在天津落户,而已落户的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唯品会、聚美优品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也都准备在天津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主要平台:蒲尚科技、云动力、阳光码头、一帆海购网、欧贸商城、小斑马科技、海鸟城、天天希杰、多贺谷、酷吧全球购。
政策一:《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
2016年6月25日,《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发布。方案提出,力争经过3至5年的改革试验,把综合试验区建成以线上数据集成、多种模式共存、综合服务完善、交易规范可信为主要特征,以物流通关渠道、单一窗口信息系统、金融增值服务为核心竞争力,关、检、汇、税、商、物、融一体化,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和线下"创新试验园区"平台相结合,投资贸易便利、监管服务高效、法制环境规范的京津冀区域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新引擎和全国跨境电子商务金融创新示范区、仓储物流中心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和创新创业先行区。
政策二:《2017年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2017年9月18日,《2017年中国(天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申报指南》发布。指南提出,从创新试验区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平台对接、跨境电商企业发展、仓储物流发展、O2O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等方面,对跨境电商进行政策引导和支持。其中,对企业与我市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对接给予最高10万元的补贴,对当年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500万美元、1000万美元、5000万美元的企业分别给予4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的补贴等。
天津跨境电商发展问题
问题一:政策优势转化成行业优势尚待提高
当前,全国各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各展拳脚,努力在全国跨境电子商务这一大盘子中获得一席之地,反观天津市跨境电商发展状况,虽然天津获批跨境电商综试区之后,迎来对大型跨境电商企业招商的黄金时机,但缺少跨境电商巨头行业入驻天津,天津的跨境电商多为直邮模式,而这一模式使得平台对海外货源的掌控力相对较弱,而现行的海关跨境电商监管系统应对这一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此外,还存在经验、技术储备、人才供给等方面的不足,使得天津市密集的政策优势尚未完全转化成行业优势。
问题二:跨境电商企业人才缺口亟待解决
自天津获批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和综试区以来,以阿里巴巴、eBay、唯品会、亚马逊为代表的国内外一批知名电商龙头企业纷纷来天津发展,并将天津作为北方区域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中心节点来重点布局。随着众多跨境电商平台企业落户天津,大批外贸企业转型从事跨境电商业务,企业面临最棘手的问题便是人才缺口。天津高校开展跨境电商专业的院校较少,人才培养规格普遍较低,且对社会跨境电商再培训较缺乏,跨境电商整体教育培训水平还处在低端运行的状态。
天津跨境电商发展建议
建议一:摒弃本位主义加强地区合作
从京津冀区域产能疏解、产业联盟创新等层面开展与北京、河北省之间的合作与协作,在京津冀区域跨境电子商务产业融合中承担好承接、孵化功能。目前京津冀跨境电商的合作与协作主要是在三个层面进行推进:一是依托共建园区平台进行跨境电商项目建设,二是跨境O2O经营模式中的区域“互市”,三是京津冀通关一体化建设实现跨境电商货物在不关口间的中转、直运。未来的合作应更深入、更多得涉及跨境电商产业流程前端与中端合作。
建议二:打造符合天津发展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天津跨境电商综试区实施方案提出“力争经过3至5年的改革试验,以物流通关渠道、单一窗口信息系统、金融增值服务为核心竞争力”。为此应以境外海外仓建设及境内跨境商品仓储集散中心建设为抓手,推动传统仓储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以及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与物流信息化平台对接,推动本市本土物流企业的壮大和走出去;打造京津冀一体化监管平台,对海关、检验检疫、税收部门各自监管业务按照差别化原则探索监管方法、创新监管方式;借助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下区域金融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金融业务同域化,推动在线支付、在线保险、在线融资、风险可控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建议三:推动跨境电商一体化监管
结合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加强京津冀三地海关合作,推动跨境电商转关监管一体化。在享受各地原有跨境电商出口政策的基础上,可采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将出口货物转关至天津,利用天津口岸丰富的物流资源将货物发往境外,进一步提高跨境电商出口的便利化水平。
建议四:加强跨境电商服务体系建设
培育引进一批既懂电子商务又懂对外贸易,可为企业提供报关、退税、国际物流、海外仓储、汇兑等专业化服务的跨境电商服务企业。为有意愿开展跨境电商活动的传统企业提供培训、海外法律与财务咨询、海外售后支持、国际运输、全球仓储等全方位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打造跨境电商创新试验区,进一步优化园区服务,加快建设综合服务平台、物流分拣流水线、保税仓库等基础服务设施。完善园区相关配套政策,吸引金融、物流、生产、贸易等跨境电商相关企业和项目的落户,形成良好的跨境电商生态环境。
据介绍,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跨境电商部主要关注进出口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政策的动向、消费趋势的变化、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并与国内外数百家跨境电商平台、品牌商、服务商和监管部门长期保持良好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对接。旗下包括:出口、进口、地方、海外、全球等细分在线平台;专注研究、策划出大量评测、行业、专项等细分维度平台大数据报告或行业报告;对跨境电商行业高层进行系列高层访谈;屡次受政府/机构委托进行跨境电商相关课题研究;中心常受邀出席国内各大跨境电商论坛峰会,发表主题演讲;还对跨境电商进行深入研究,发表大量快评,对行业热点、最新政策、大促信息第一时间解读。
关注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官方微信ID:i100ec,后台私信回复2017城市跨境电商发展报告,即可下载报告《2017年度中国城市跨境电商发展报告》完整版全文。
大数据优势纾解中小企业征信及融资难
张近东指出,站在金融机构的角度,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风控;而风控之难,难在有价值信息的获取;信息数据获取之难,难在数据入口分散,孤岛效应难以消除。以零售起家的苏宁,经历了30年线上线下的发展,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在苏宁生态圈内形成有效闭环;苏宁体系内30多万家全球供应商及其上下游商户、6亿生态圈会员,再加上第三方开放数据平台,形成了大数据优势。
近日,苏宁金融上线"苏E信"企业征信预警平台,基于苏宁生态圈大数据与公开数据,面向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企业单位提供企业画像、尽职调查、商机筛选、风险监控、舆情分析等功能,实现专业高效的企业风险管理一站式服务,助力解决中小企业征信及融资难题。
为重点解决广大供应商及核心客户商票变现难题,苏宁供应链金融在原有票速融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升级,重磅上线商票在线平台。该平台基于核心企业开具的电子商业承兑汇票,面向全国海量中小微企业客户提供商票贴现、质押贷款等票据融资服务。实现全线上化操作系统,客户可直接在线自主申请,通过企业实名认证进行在线签约,系统自动审批,操作流程简单,下款快速。该产品在原有票速融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苏宁金融大数据风控,实现出票人预授信和对申请人、商票信息及前手信息的自动化风控模型,可自动识别贸易背景,并根据企业类型、经营数据、历史合作等数据测算商业汇票价值,真正做到实时授信、全自动化审批。
商票在线平台上线并投入运营,首批即覆盖苏宁易购、苏宁置业、苏宁物流三大体系,并成功引入苏宁银行提供资金支持,凡持有易购、置业、物流体系签发的商业承兑汇票的客户,均可在线申请办理质押贷款、贴现服务及时获取融资。后续将陆续完成其他生态体系覆盖,并陆续接入光大、中信、富民、百信等低成本金融机构参与。
在金融科技助力下,仅今年一季度,苏宁金融供应链金融累计服务供应商2500户,投放金额超200亿。其中,为疫区企业及蓝月亮、滴露、威露士等疫情防控相关企业、经销商发放了供应链融资百余笔,投放金额1.7亿。3月,苏宁金融联合招行银行开展"战疫情 助中小"活动,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并给予利率优惠、新增专项额度等政策支持,有效降低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切实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战疫情 助中小"活动已为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提供近5000万保理融资。
智能营销系统助力小微金融无接触服务
苏宁金融的微商金融业务主要服务于各类小微企业和商户,如苏宁云台商户、零售云加盟店、售后物流服务商等,针对小微商户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为其提供在线化、低门槛、低利率的贷款服务。
为助力小微企业复产复工,苏宁金融着重为小微企业提供专项贷款支持,开通绿色通道,全线上操作,加快审批流程,以更高的贷款额度、更优惠的贷款利率,努力帮助广大小微企业缓解流动性危机。
疫情期间,苏宁金融依托金融科技,加速数字化发展,发力"无接触"金融服务。基于生态内特有的海量数据信息,苏宁金融运用大数据征信技术,基于500+维度数据变量,对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在线实时评估,建立苏宁微商信用分,为小微企业群体建立标准的信用档案库。
与此同时,苏宁金融还加速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的整合应用,打造"知意"客户金融产品营销分系统、"知象"客户自助画像分析系统、"知行"营销决策引擎系统、"知心"AI智慧策略中心,共同构建智能营销中台,在获客、产品、风控和运营四大领域加快金融科技能力建设和应用,在重点产品和服务方面实现全流程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保障金融机构在重大突发情况下的全天候、可持续服务能力,扩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改进小微金融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
在智能营销中台助力下,苏宁金融针对某银行代发工资存量客户,借助苏宁金融大数据能力,建设代发客户资金饥渴度智能评分模型、客户资金定价接受度智能评分模型,对行方客户进行战略细分,结合用户在苏宁智慧零售平台的消费习惯,定制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划分出现金贷产品重点运营45万群体,信用卡重点运营70万群体。结合行方的线下团队、人工电销、智能语音IVR营销能力,经过4个月的运营,帮助行方实现4万户+的转化,5.5亿元现金贷的增量投放。
未来,苏宁金融将努力构建智慧金融生态圈,将产业、科技、金融进行融合,积极对外输出成熟的金融服务一站式解决方案,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打赢经济振兴战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浙江都市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者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